鮑思高青年服務網絡

最新消息

  • 2025-Sep-30 【現代家長的修煉之路】----新手家長學堂又黎啦﹗
  • 2025-Sep-28 圃出彩虹 • 園藝治療工作坊
  • 2025-Sep-19 【ASD青年實習生培訓計劃2025(第二期)】
  • 2025-Jul-11 我帶你升級-負責任博彩推廣活動營
  • 2025-Jul-03 負責任博彩推廣活動親子合作挑戰賽
【現代家長的修煉之路】----新手家長學堂又黎啦﹗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代,做父母不再只是照顧,更是引導、陪伴與成長的藝術。面對孩子的情緒、科技的挑戰、價值觀的多元,我們該如何成為既有智慧又有溫度的家長?
本次家庭講座,邀請專業講者,帶您一同探索。
連結QR報名
讓我們在這場講座中,彼此照亮,學習成為懂得傾聽、懂得放手、懂得愛的現代家長。

 
圃出彩虹 • 園藝治療工作坊

在忙碌的生活中,你有多久沒有靜下心來,感受泥土的溫度與生命成長的喜悅?
「圃出彩虹」園藝治療工作坊,為你提供一個專屬的療癒時光。我們將透過與植物的親密接觸,讓你在播種、灌溉、成長的過程中,放慢腳步、釋放壓力,為心靈注入一絲寧靜與色彩。

這裡,你將體驗:
*專業園藝治療師引導,開啟五感體驗
*親手打造屬於自己的迷你療癒盆栽
*在綠意中學習正念,與內在自我對話
*結交同樣喜愛自然的新朋友

無論你是想尋找一方寧靜,或是單純想親近自然,都歡迎你加入我們,一起在泥土中「圃」出屬於自己的生命彩虹!
如有興趣,可致電28938229與黃姑娘聯絡。

 
【ASD青年實習生培訓計劃2025(第二期)】

特別鳴謝澳門君悅酒店鼎力支持! 作為本次計劃的實習地點,君悅酒店將為學員提供專業的酒店實習培訓環境,讓實習生能在酒店中獲得寶貴的經驗!

如果你或身邊有朋友是18至35歲、被評估為自閉症譜系障礙(ASD)或有特殊教育需要(SEN)的青年,這個與澳門君悅酒店合作的難得機會絕對不容錯過!

實習地點:澳門君悅酒店
實習日期:10月13日至11月30日(共7星期)
我們特別歡迎具工作能力和動機,且有經濟困難的弱勢家庭之青年申請。名額僅限15名,機會難得!

報名方式:親臨鮑青網家庭健康促進中心填寫報名表
查詢電話:28938229(聯絡人:黃小姐)
中心地址:澳門司打口安仿西街89號地下

感謝澳門君悅酒店與我們攜手!一起支持ASD/SEN青年開啟職場適應的大門,助力他們實現自我價值!

 
我帶你升級-負責任博彩推廣活動營

由自由TEEN地舉辦嘅「我帶你升級-負責任博彩推廣活動營」將會在7月19日於黑沙環公園(露天廣場)衛生局後方圓形地舉辦攤位遊戲!
今次嘅攤位遊戲係由我地嘅學生親自設計,遊戲好玩之餘禮品仲好豐富添!
活動日期:2025年7月19日(星期六)
活動時間:10:30~13:00
活動地點:黑沙環公園(露天廣場)衛生局後方圓形地
活動對象:全澳市民
活動費用全免
以上活動如有疑問請致電28553430與黃小姐、陳小姐聯絡。

 
負責任博彩推廣活動親子合作挑戰賽

由鮑思高青年服務網絡自由TEEN地與金沙中國有限公司合辦之負責任博彩推廣活動親子合作挑戰賽將於2025年7月20日進行。活動分為6-7歲組及8-9歲組。親子可組成二人一隊,於限時60分鐘內,完成以理財及親子合作主題的10個挑戰項目以獲取分數。每場將以分數決定冠、亞、季軍並頒發奬盃。活動費用全免,每隊參賽家庭均可獲豐富的禮物包乙份。名額有限,大家快快登入以下連結了解章程及報名啦。
活動章程及報名:https://bit.ly/BysRgcompetition2025

 

鮑思高青年服務網絡

同工心聲

  • 信仰培育部義工 - 余啟銳

    在我的人生旅程中,有一段特別的經歷讓我不斷成長,這便是我在鮑青網的心路歷程。從一名普通的義工到今天成為協進會的會長,這一路走來,我感受到的不僅是責任與挑戰,還有無數的收穫與感動。

    回想第一次參加鮑青網的義工活動,當時我還是一名中學生,對於義工服務的了解僅限於學校安排的賣旗籌款活動。因此,本來就不擅長社交的我,需要負責帶領活動,心中充滿了憂慮與緊張。「小朋友會不會被我嚇到呢?」「他們會不會覺得不好玩呢?」下星期你會不會來呀?」「余哥你好搞笑!」看到孩子們的笑容,讓我明白,使他們開心、健康成長,原來是如此令人振奮,讓生命變得更有價值。

    随著時間的推移,我參與的服務越來越多。在一次退省活動上,我聽到許多同工分享自己的信仰和價值觀,這讓我思考自己在青年工作中的信念。我決定進一步深化自己的靈性,參加慕道班,並領受了入門聖事,成為一名基督徒。

    領洗的那一刻,心中充滿感動與重生的感覺。這不僅僅是一項宗教儀式,更是一個承諾,讓主的愛充滿我的生命。我明白,讓孩子快樂成長的同時,也可以讓這份愛傳播得更遠。這使我與鮑青網的使命更加緊密相連,也讓我在信仰生活和青年工作的道路上找到了方向。

    加入協進會是一個重要的決定,因為這意味著要肩負更大的使命。領洗後,我對鮑青網的參與愈加深入,開始從培訓小組中了解協進會的內容。隨著歐培拉協進會的籌備開展,我受到了加入協進會的邀請。當時我並没有太多者考慮,因為我相信自己的加入能讓慈幼的精神傳承得更廣,讓這個大家庭的根基更加茁壯。因此,我決定加入歐培拉協進會。

    在協進會的幹事選舉中,幸得兄弟姊妹的信任,被推舉為會長。老實說,讓我這個資歷最淺的成員擔任會長,實在是頗具壓力。「會長」這個詞對我來說,是一種提醒,提醒我要相信上主的安排、相信兄弟姊妹的力量,以及相信青年所能帶來的希望與無限可能。

    回首這段歷程,從義工到會長的轉變讓我深刻體會到「相信」的力量。我感恩我所遇到的每一位伙伴,願意相信中學生的我可以給小朋友撒下希望的種子,願意相信新教友的我可以肩負起傅承的使命。原來「相信」的力量,可以使一切都變得可能。

  • 慈愛青年義工 - 陳柏皓

    我加入慈愛青年已經四年了。在加入之前,我了解到慈愛青年是一個利用網絡媒體傳播信仰的服務團體,通過影片和微電影的形式,將正能量和信仰的訊息帶給更多觀眾。

    當我正式加入後,我開始接觸影片製作的各個環節。每一條影片的製作都是由我們共同構思的,從寫稿、拍攝到後期剪輯,每個人都有機會發揮自己的才能,體現了大家團隊合作的精神。大家也分享各自的創意,努力以幽默和輕鬆的方式來表達我們想傳遞的道理,讓觀眾在笑聲中思考信仰的意義。

    此外,我們每個月會舉行一次聚會,提供一個交流的平台,討論即將進行的拍攝和活動,分享靈感,促進彼此之間的關係和溝通。我們還定期舉辦生活營,這不僅是團建活動,更讓我加深了對信仰的認識,並有更多機會認識其他團員。

    在今年的「禧年」,我們期待能拍攝更多類型的影片,將「禧年」的主題──希望的朝聖者,體現在我們的作品中。我們希望觀眾能從影片中獲得快樂,並在生活中找到信仰的力量。

  • 學校社會工作部學生輔導員 - 葉嘉琪(Nikita)

    踏入鮑思高青年服務網絡四年,一路走來,满是收穫。

    初來時面對駐校工作,滿懷憧憬同時也稍微迷茫,但得到機構適切的關懷與支持,讓我很快融入適應。機構每年提供大大小小小不同的培訓,像一場及時雨,滋養我的專業成長。從中提升與老師、學生及家長的溝通能力,並且能夠深化輔導理論,讓我更有信心陪伴他們面對困難。

    感謝機構給予機會,讓我成為30週年的司儀,鍛鍊表達與應變能力;並參與社工部宣傳拍攝,學會從不同角度展示工作等。

    如今,我仍然繼續用所學到的去幫助更多青年人,也期待在鮑思高青年服務網絡繼續書寫屬於自己的故事。

  • 學校社會工作部學生輔導員 - 陳景成(Bryant)

    不知不覺已三年,感謝機構邀請分享對於鮑青網的感受,作為學習階段為沒有宗教背景的人,之前對鮑青網的了解僅停留在名字上,並未有過直接接觸。連當初尋找工作,亦是兜兜轉轉進入到這裡。然而,這段旅程讓我明白,這裡所謂的「緣份」不僅是一種巧合,更是一種深刻的連結。

    要讚頌機構我想不是我的強項,我想也不是分享的主要目的,反而想分享其中與同事,與這裡的「人」相處。深刻體會到同事間的互相關心,在每一個節日,大家都樂於聚在一起,分享喜悅。而面對挑戰時,總是能攜手共克時艱,彼此支持彼此同在,時而認真時而可愛,最溫暖的是大家同在一起。無論何時,這裡總會有同事在有人需要支持時,在你身旁。

    說了很多這裡的「人」相處,但現實地無可避免的是人有流動性,可能終有一日大家會離開這裡,但「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會在這裡的人,都是一群有溫度、有熱情的人。

    從心底一直很感激某種力量,在經歷人生覺得自己無能為力一段時間後,在這反而能尋找到繼續努力的方向,最後,好像一篇文章要用一句金句作結尾比較Pro,所以在這不明所以地向大家分享本人的一個信念「試當真」,試下認真;認真試下。

  • 青年中心義工 - 夏綉媖(Siena)

    我最初加入鮑青網做義工是為了結交朋友。隨著服務時間增進,我漸漸在團隊內找到了自己的角色,主動關心身邊的伙伴並陪伴著小朋友成長。我意識到做義工不僅是建立友誼,更是一種對社區表達關心和支持的方式。

    在疫情期間,我有幸成為「心緒青」的統籌之一,與其他義工一手一腳打造這個新型網絡節目。過程中,我們不斷嘗試、共同克服了各種挑戰。而令我覺得最有意義的是,看到越來越多的青年人關注我們所傳遞的正向思維和訊息。這證明我們的行動帶動了青年人,為社區的未來貢獻力量,帶來改變。

    回顧自己這六年在鮑青網的成長和學習,這一切都有賴大家的支持和陪伴。接下來,我會繼續追隨鮑思高神父的精神,待人無私真誠,對每一個人關心無微,默默把微小的事做好,為需要的人提供關懷。

  • 愛家TEAM參加者 - 麥智彥家長

    我由一開始不認識鮑青網,到現在參與中心的活動後,明顯地發現整個家庭有所改變,之前兒子無所事事,經常在家裡發呆、上網,沒有任何目標和方向。但自從加入中心的大家庭後,透過中心的幫助和支援,令兒子在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進步,經過中心轉介參加勞工局的職業配對,更成功找到穩定的工作。雖然,兒子的情況有上有落,但過程中都有中心的陪伴和支援,讓我都明白到要讓兒子有時間和空間去吸取經驗和成長,久而久之,經過中心的指導後,令兒子更加有自信心。

    此外,我都懂得了關心兒子的情緒需要,和兒子相處時多了聆聽及彼此溝通和表達的機會,現時兒子都感到很開心,感謝中心的支授和接納。

  • Bosco Green Store服務使用者 - 譚宗源媽媽

    他在士多實習約半年時間,不是全部都回士多,因為需要完成大學的課程,大多數是逢星期一和三的時間比較可以回士多,以實習生的形式去幫手。

    我覺得他去士多之後,做事有責任感了,好像大部分活動他都好樂意參與,有份責任心在這裡,例如時間不足夠,時間好緊迫的事,之前就會無所謂的,现在就會比較有交代,知道要和店長講一聲:我可能會晚一些到達,可能我會塞車,在這個方面,都較以往有交代。

  • Bosco Green Store服務使用者 - 譚宗源

    我覺得自己來之前,很多時候會逼到自己的時間很趕,然後才過來,現在就學懂要提早多少許時間出門,有更多空間可以掌握到,例如我星期三要一點回來,我就會11點吃飯加坐車,而由於星期六會比較塞車,就需要預留更多的時間出門,避免遲到,因為作息的時間都很難控制到,但大多數都會提早出門,擔心路上會有難以預計的遲到情況,因為多數都會是內港附近塞車,真的遇到塞車情況,我想像都想像不到。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幫Wing 姐姐,我忘記了要先將空樽磅重,在那一刻我真是後悔到不知如何處理好,甚至連找店長我也很害怕,幸好城康有及時跟我說,下次要做好一些,才令我的緊張感大大降低。還有最不喜歡自己好像很不會認路,最主要是出去送貨花費時間,會令店長擔心,有一次我出去蘇爾花藝和Barbie Love的時間,差一點就忘記問蘇爾花藝取回那張收據就返回,是我去完Barbie Love之後,才記得忘記取收據,最後是差不多三點多才發現,然後又要折返回去取回收據。

    有時候也不是擔心避開店長的責罵,因為我現在屬於半工讀的情況,現在在澳大情況是兩日上學,一日回士多實習,循環兩次。我開始是在8月中的時候,不是很習慣,但到9月的時間,我都已經開始習慣了。

  • 剩食回收計劃的參加者 - 黃同學

    參加這次環保回收剩菜及服務長者的活動,讓我深刻體會到食物浪費問題的嚴重性,以及社會關懷的重要性。活動中,我們將菜檔的剩菜重新回收派發利用,並親自送給社區中的有需要的長者。這不僅減少了食物浪費,也讓我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溫暖。

    在與長者互動的過程中,我發現許多長者是行動不便或有經濟困難,我們送上的不僅是一份蔬菜,更是一份關懷與陪伴。看到他們臉上洋溢的笑容,我深刻體會到,即使是小小的舉動,也能為他人帶來的改變。

    這次活動讓我更加珍惜食物,也讓我意識到環保與社會服務的緊密關聯。未來,我希望繼續參與類似的活動,為環境保護和社會關懷貢獻更多力量。

  • 鮑青網男子籃球青年隊教練 - 毛富顥

    我在加入鮑青網籃球隊的這幾年時間感受到最多的就是互相幫助,所以我想藉此機會向球隊表達我內心深處無盡的感激。

    是球隊,給了我歸屬感。在球場上和大家一起訓練,付出多少日與夜和汗水,一起討論戰術,一起為了勝利歡呼,一起為了失敗而難過。而在球場下大家也是好朋友,互相陪伴,有困難時互相伸出援手。在這個充滿活力與激情的集體裡,我不再是一個人戰鬥,而是找到了並肩作戰的家人,成為了我成長路上的堅強後盾。在這裡,我收穫的不僅是球技的提升,更是珍貴的友誼和寶貴的人生經驗。感謝Air,各位教練和隊友,是你們的幫助和陪伴讓我的人生和籃球生活增加了許多歡笑與感動,辛勤付出讓我們不斷進步,變得更加優秀,成為更好的人。

    希望我們在還能打球的時光繼續奔跑,共同奮鬥,一起完成那個夢想,向着更高的殿堂進發,同時也繼續幫助身邊的年輕人成長,發揮互助精神。

  • 鮑青網女子籃球青年隊教練 - 吳寶燕

    還記得第一天前往青年中心時的場景,幾位同校的同學由熟悉的黑沙環坐巴士到完全無去過的風順堂區,因為迷路找不到慈幼中學,轉眼間時光飛逝,不知不覺就經歷了差不多十七年,很多曾經的教練及隊友的臉孔都在我腦海中浮現,不少歡樂又難忘的回憶亦歷歷在目。

    在鮑青網經歷的人事物使我學會了「珍惜」,當曾經的「一無所有」變成「擁有」,使我學會了感恩。開始嘗試由「得到」轉換為「付出」,亦學會了原來100%的付出也可能只有10%的收穫,親身體驗了教練們這些年的不求回報及無私奉獻是多麼不容易。

    衷心感謝我第二個家─鮑青網,感謝有你的存在,讓我擁有一班沒有血緣關係的家人,可以互相陪伴走過高山低谷的好朋友。

  • 自由TEEN地組長 - 陳嘉欣(Karen)

    「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這是一段經文,亦是一首可以朗朗上口的詩歌,初中時第一次聽就很喜歡,喜歡這首詩歌的旋律,更喜歡這段經文的內容,陪伴著我成長路上所經歷低谷、黑暗的時期,祈禱上帝為我準備更適合的路。

    初入職場的懷疑與期待

    帶著一定的工作經驗剛進入鮑青網時,我充滿了期待與憧憬。在一個聞說充滿愛的家庭中工作,讓我這個 “I”人擔心能否融入其中,我是否需要作出很大的改變來配合工作的氛圍,同時亦懷疑自己的能力,所謂的工作經驗是否能被看見,是否能盡其所長。感恩在工作上有很多發揮的空間及機會,工作團隊的合作與支持也讓我倍感幸福。團隊中的每一位成員都擁有不同的背景和經驗,大家互相學習,共同成長。在過去的三年中,我在社會工作領域的經歷讓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與喜悅。每一天的工作都充滿了挑戰,但同時也帶來了無數的回憶和感激。

    課題與反思

    隨著經驗的積累,我開始面對一些更具挑戰性的課題。例如,如何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為服務提供最有佳的成效?如何平衡自己的情感負擔,避免職業倦怠?這些問題時常困擾著我。每當我感到疲憊時,我就會提醒自己,這份工作是關於愛與奉獻的,儘管艱難,但每一個小小的改變都是值得的。

    然而,在學習付出愛與奉獻同時,亦學習如何更愛自己。記得第一年進行工作評核時,行政總監問我,你的人生舞台是什麼?我從來都沒有想過自己會在任何舞台中擔當C位,但這是一個很好的反思機會,當聚光燈集中於我時,我能否獨當一面?

    成長與展望

    三年的工作讓我在專業上獲得了許多成長,但更重要的是,它讓我重新審視了自己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我學會了感恩,感恩那些願意與我分享他們故事的人,感恩這份工作所帶來的挑戰和機會。

    展望未來,我期望能夠在社工的道路上繼續前行,將我所學到的知識與經驗,更好地運用到實務工作中。透過在鮑青網這三年的工作讓我得到更深入了解自己的機會,發掘更多不一樣的自己。雖然工作中難免遇到困難,但相信有同行的小伙伴們互相支持,更重要是上帝在路上的指引。未來,在這條充滿挑戰與希望的道路上繼續如鷹展翅上騰。

鮑思高青年服務網絡

只要你是青年人   你便是我的朋友